WFU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如果沒有出發,我們就不會相遇



課程主持人 黃心怡 物理治療長
  
在我剛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最大的興趣在兒童的動作治療而不是心肺物理治療,我幻想想像著自己是孩子王,可以陪伴著這些特殊兒童的成長,後來自己當了媽才知道當時真是誤會一場XD,當年我的臨床啟蒙老師倒是看清了我的某些特質,硬是幫我安排了半天到心臟科病房工作,我的高抗壓性、清晰的邏輯思考能力,對於心臟科病人總是錯綜複雜的病況、講求時效的治療場域正是如魚得水。

我從心臟外科最尋常的冠狀動脈繞道或瓣膜置換手術後病人開始學起,這類病人的心臟疾病算是獲得最完全的處理,治療的目標也最明確;然後在我逐漸成熟時,老師開始將合併大血管手術、洗腎這類複雜的病人交給我,因為我累積更多的臨床知識,病患的照護也越來越成熟。後來一些因緣際會,啟蒙老師離開醫院,我轉編制到心臟醫學中心,當時心臟科對於心臟復健門診治療的建置需求若渴,於是這個重擔便落在我身上,從零開始學習運動肺功能檢查、運動處方,這輩子大概除了大學聯考前,沒這麼認真學習過 (!我實習都在打混XD)。又過了幾年,急性心肌梗塞、心衰竭病人的病人照護需求逐漸被心臟科重視,這一次腳步大致已經站穩,我們只是把觸角延伸得更廣。

這些年來不管是新進的物理治療師或是實習生,大抵上也是延續這樣的養成過程,除了因為越到後面越需要精準的評估、成熟的治療策略之外,另一方面,也代表過去心臟復健業務推進的歷程。

但是,隨著介入性心導管的進步以及高齡重症病人的增加,臨床物理治療的工作也持續受到挑戰。經導管主動脈置換(TAVR)術後病患,手術過程不長,病人術前嚴重的心衰竭,卻讓術後照護難度大幅增高;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原本該是棘手的重症,因處置得宜而恢復良好;心臟問題不大,卻因為高齡肌少症動作功能嚴重喪失的病人。這些個案顛覆了過去治療師介入難易度的排序,也一再刺激我重新思考心肺物理治療師,或者說,重症醫療的治療師,需要具備的能力。

心肺物理治療師應該要具備哪些能力呢? 我一直思忖著這個問題,並且強迫邀請臨床教師共同反思現存的教學訓練計畫,我們發現,應該要跳脫傳統以疾病種類或醫療院所類型分類,改以治療師在做臨床決策時,需求能力的複雜度演進。對臨床教師來說,要改變舊有的思維並不容易,更何況是挑戰自己一路走來的養成教育,在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思辯之後,最後促成了這次的改版。


如果當初我沒有出發,就不會遇見這十幾年生命的蛻變。這次,我想邀請更多勇敢的腳步跟我們一起,未來你將會慶幸現在出發的勇氣。


一起出發吧!看看最優質的課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