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8年3月10日 星期六

創新互動課程,讓我吸收更多更全面



學員 沈湘苓

【翻轉教學】

以往的師生關係在這裡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出來,舊式的學習大多是依教學者的學識與授課技巧而定,學員只需當天專心聽講接收即可,但若沒有經過激盪與深化很容易下課就忘記了,花再多錢上課也是枉然。這次課程設計重視教學互動與學習成效,課前需要準備先備知識,再使用創新的互動討論方式,增加參與感和知識保存持久度。

教學平台上放了講義和影片,在課前先了解當天授課內容。老實說要在平時繁忙的臨床、行政、教學作業壓榨下,再撥時間研讀課前知識真的不容易,還好一同上課的學員互相支持,讓我能快速跟上老師授課的腳步。在教材中有問題及臨床案例評估,課前事先思考的答案即使不盡正確,也能在課堂中藉由彼此的激盪及團隊合作獲得更全面的答案。

課程安排是先大堂課再分組換站討論,讓學員可以把前面學習到的知識或觀察評估技巧,直接應用在影片分析與討論之中,每堂課程中間的休息和等待換站時間,都有點心飲品隨時補充能量,足以應付下個時段的腦力激盪,雖然疲倦但也是充實。鼓勵發表、答對或勇於表現就給分,再加上分組累積積分競賽機制,增添了本次課程學員積極想表達的衝動,講師也會刻意挑不同人發言,上課的學員不再是死板板坐在台下聽課,而是真的認真吸收課程內容並思考回答,勇於表達也是一種對於教學的回饋,講師能從中得知學員到底學到什麼程度、需要再給予多少資訊或協助,立即反應與調整授課方式。


【溫故知新】

由於本身從事臨床心臟專科的病房物理治療工作,平時負責的病患除了手術治療和後續心肺耐力復健訓練之外,亦多有合併其他問題,如術前old stroke或術後急性中風、心臟衰竭、多重疾病造成deconditioning、術後因心臟或其他問題造成長期臥床等,每天所面對病患類型剛好和本次課程主題相契合,因此藉由參與這次課程來加強相關知識與技巧,學習臨床經驗豐富的前輩們多年經驗。

自己身為臨床心肺物理治療師,對於呼吸失調評估議題相對熟悉且敏感性高,上課即是溫故知新。而在長期臥床或失能等神經物理治療評估與治療介入相對比較生疏,藉由本次課程提升觀察與評估介入能力,複習已學知識並結合講師經驗傳授來進階快速應用,是本次覺得最大的收穫!


2018年3月6日 星期二

「我相信我能設計比較符合個案特性的運動治療」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復健科 張志聖


【我的工作不需要接觸、但我參加這個工作坊】

剛開始上課真的很緊張,我最後一次接觸心衰竭的病人是六年多前實習時,執業後臨床遇到的病人以骨科物理治療與神經物理治療的個案為主,伴隨著心臟病大部分是NYHA classII的病患,最嚴重就是裝心臟節律器的患者,可是這類個案大多狀況穩定,運動處方只要給予間歇式、低強度與拉長總運動時間即可,但沒再遇到過屬NYHA classIV的心衰竭,由於本院無心臟外科,收治NYHA classIV病人常在第一時間轉至大醫院,而非留在本院進行治療,後續病患也會找大醫院進行追蹤。不過,黃心怡老師提到健保署正推動心衰竭的PAC,本院以後可能會大量收治這類病患,而如何進行適當介入就很重要了。


【重新檢視自己設計運動治療的思考方式】

要能夠適當介入,就要非常了解心肺運動功能測試的數據意義。在上這堂課前,在病患的心肺運動功能測試中,我主要都盯VO2、HR、BP等數據,並依照VO2MAX與病患嚴重程度,決定從幾%開始當作病患的運動目標,同時監測病患的vital sign,避免運動強度過高,造成vital sign出現不良反應。可是經過這堂課之後,我才知道原來其他的數值也很重要,WR、EF、VO2 AT、VD/VT與VE/CO2等都是需要參考的指標,因為病人可能會出現代償性反應,運動要是只參考VO2max,可能失之精準。同時,胸廓X光片的心臟大小與肺部浸潤、肺血管壓力以及排尿量,也是重要參考指標,因為病患可能藉由代償加強心臟功能,加重其他器官的負荷,造成病患身體健康的惡化。對於這些了解後,以後在設定病患的介入目標、運動強度、頻率與種類,我相信我能設計比較符合個案特性的運動治療,不會過強或過低無法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關於PAC的隱憂】 

即使上過課程,我對於健保署推動心衰竭PAC計畫,將心衰竭病患下轉到地區醫院進行運動治療仍抱持猶豫。曾遇到一個心臟衰竭個案,執行一般低強度活動都沒問題,可是有一天在氣溫較低、患者感冒的日子,他運動完休息熱敷時,一反常態沒看電視而在睡覺休息,我覺得奇怪跑去打招呼才發現他失去意識、立刻送去急診,雖然最後恢復且無大礙,可是病患卻產生恐懼而排斥運動,實是始料未及。這樣突發狀況卻正是促使我身為治療師學習再學習的動力,能更加完整掌握個案的身體狀態,改善病患的生活。

2018年2月28日 星期三

2018經典課程(一)(二)


2018 經典課程_()()

課程簡介

經典課程(): 臨床資料收集及整合
剛開始踏入心肺物理治療領域,或是在急重症病房工作的治療師,首先要克服的,是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病史、診斷、共病症;每周更新的抽血、氣體分析、影像;每日更新的血糖、生命徵象等,若是不能從龐大繁雜資料中理清頭緒,不但無法掌握病患問題,有時跟當科的重點治療方向會大相逕庭。我們將多年來帶著實習學生、新手治療師,從零到專精的實務經驗,整理成清晰的脈絡,幫助你從雜亂的臨床資訊中殺出重圍。並運用實際的案例練習,讓思緒更加具體、歷歷在目。

經典課程(二): 利用準則制定有氧運動處方
制定有氧運動處方,以前課堂上老師會教我們套公式,國考時也會考公式,但為什麼運用到病人身上感覺還是有一段距離? 制定有氧運動處方,包含運動模式、時間、頻次、強度,你知道的不能只有公式,還必須要對於各種選擇有全面性的了解。如果你是居家或執行門診治療的物理治療師,面對的是沒有運動肺功能檢查資料的病人,或是在健康促進的現場,需要快速提供處方,那麼你絕對不能錯過這個系列的課程,我們將告訴你如何恰當的利用準則,並且在臨床教戰時間帶你跨越準則與臨床之間的鴻溝。

 適合對象
國內外具備執照之物理治療師/  其他醫院兩年期物理治療師/ 其他對心肺物理治療、心臟復健有興趣,具備合格證照之醫療人員

課程時間:2018/04/22(週日
: 臨床資料收集及整合: 9:00 -12:30 AM

課程地點: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三樓 心臟醫學中心

講師陣容:

名額:15(未滿五人不開班)

主辦:財團法人新生命基金會

協辦: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心臟醫學中心

2018/04/22() 臨床資料收集及整合
時間
課程
講師
0900-0920
課程設計概念/
秒讀臨床資料,你需要穩住陣腳
黃心怡
0920-1010
加值學習: 血液動力學/心電圖應用
蔡蕙羽
1010-1030
休息

1030-1220
臨床教戰: 具體呈現臨床樣貌
蔡蕙羽/郭俐纓
1220-1230
結語
黃心怡

2018/04/22() 利用準則制定運動處方
時間
課程
講師
1330-1340
開場
黃心怡
1340-1440
有氧運動處方: 從理論到實務
郭俐纓
1440-1500
休息

1500-1650
臨床教戰: 具體呈現臨床樣貌
蔡蕙羽/郭俐纓
1650-1700
結語
黃心怡

學前知識:請至「1know」平台申請帳號,主辦單位會在您報名成功後將您的帳號加入群組,可線上觀看教學影片,並需於課程開始前兩周,完成學前知識查閱及考題。

課後回饋:活動結束後,於5/13 24:00前寄回一千字心得,便可獲得 1000 元教育卷回饋(掛號寄出)。課後心得將整理後刊登於相關活動網站。
備註: 教育卷可抵用於後續心臟復健菁英工作坊開辦的課程

退款規定:2018/3/31前,取消報名,退款百分之八十。2018/4/8前取消報名,退款百分之五十。2018/4/9後,恕不退款,若因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停班停課 (如:颱風),主辦單位將告知補課日期,或協助改至其他梯次課程。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活動內容,以及終止課程之權力。

隱私聲明:因課程內容牽涉智慧財產權及病患隱私,雲端平台上的教學影片禁止轉錄或另作開放性授課觀賞等用途。課堂中將有攝影師進行活動記錄。

聯絡資訊:
周小姐
連絡電話:02-28264400-3459
FAX: 02-28267431

課程原價:7000 /半日
早鳥價格:(320 () 前完成報名)
6000 /半日 (不含午餐)
10500/全日 (含午餐)
匯款帳號:
戶名:財團法人新生命基金會
銀行代號:國泰世華銀行 013
帳號:012-03-502485-7

匯款完成請填報名表,我們收到您的報名資訊後將寄發確認信至您的電子郵件信箱

想一起報名4/21 心衰竭病患急性與急性後期照護


想看看菁英工作坊全系列優質課程: 課程總覽

心衰竭病患之急性及急性後期物理治療介入


心衰竭病患之急性及急性後期物理治療介入


對象
國內外具備執照之物理治療師/  其他醫院兩年期物理治療師/ 其他對心肺物理治療、心臟復健有興趣,具備合格證照之醫療人員

課程特色
心衰竭是一種慢性推進的疾病,病患會在失代償"入院藥物治療"治癒出院"維持穩定的週期中,循環好幾年。心臟在體內擔任幫浦的角色,因此影響的範圍擴及全身,除了心肺系統的運作受損之外,全身的肌肉骨骼系統也遭受波及,肌肉運作的模式、甚至是呼吸型態都會因而產生變化。這是一群不容易介入的個案,心肺系統的運作是動態即時的,在失代償前,你並沒有非常多的反應時間,醫療人員必須對病患微妙的變化,有足夠的敏銳度,要能夠在適當時機做出正確決策,你就必須在專業能力上大量的充實、不斷地level up
你以為你離心衰竭很遠?其實不然,他們可能會因為下背痛、長期失用萎縮甚或是神經系統的疾病,尋求物理治療師的協助,當這一天到來,你準備好了嗎?
醫療人員是血汗的一群,你犧牲休假的時間來到工作坊,我們就不會用昏昏欲睡的大堂課來折磨你。這一次的工作坊,我們秉持一貫小班教學、重視你學習的成效,從急性期講起,一直延伸到門診治療,從病人的表象到心裡、從主訴症狀到生命徵象,讓高專業、豐富經驗的講師們,告訴你如何培養對心臟病患敏銳的觀察力與嗅覺,帶你看個案,讓你在面對病人時,腦袋更清晰、心裡更踏實!

課程時間:2018/04/21 (週六)  9:00 AM-17:40 PM

課程地點:振興醫院第二醫療大樓三樓 心臟醫學中心


名額:15(未滿五人不開班)

主辦:財團法人新生命基金會

協辦: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心臟醫學中心

2018/04/21()
時間
課程
講師
0900-0920
課程設計概念/心衰竭照護簡介
黃心怡
0920-1000
從雜亂的數據中, 殺出重圍
蔡蕙羽
1000-1020
休息

1020-1100
心衰竭失代償之後
蔡蕙羽
1100-1140
如果病人裝了心臟輔助治療
蔡蕙羽
1140-1145
深呼吸

1145-1230
臨床教戰I: 具體呈現臨床樣貌
蔡蕙羽/林郁珊
1230-1330
午餐

1330-1350
臨床教戰II: 具體呈現臨床樣貌
蔡蕙羽/林郁珊
1350-1400
深呼吸

1400-1440
報告上不會告訴你的事_心肺功能檢測怎麼看
林郁珊
1440-1520
從活動到運動_運用心肺功能檢測結果擬定運動處方
林郁珊
1520-1530
深呼吸

1530-1610
心衰竭病患肌耐力訓練
林郁珊
1610-1620
深呼吸

1620-1730
臨床教戰III: 具體呈現臨床樣貌
蔡蕙羽/林郁珊
1730-1740
結語
黃心怡

學前知識:請至「1know」平台申請帳號,主辦單位會在您報名成功後將您的帳號加入群組,可線上觀看教學影片,並建議於課程開始前兩周,完成學前知識查閱。
課後回饋:活動結束後,於5/13 24:00前寄回一千字心得,便可獲得 1000 元教育卷回饋(掛號寄出)。課後心得將整理後刊登於相關活動網站。
備註: 教育卷可抵用於後續心臟復健菁英工作坊開辦的課程

退款規定:2018/3/31前,取消報名,退款百分之八十。2018/4/8前取消報名,退款百分之五十。2018/4/9後,恕不退款,若因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停班停課 (如:颱風),主辦單位將告知補課日期,或協助改至其他梯次課程。主辦單位保留修改活動內容,以及終止課程之權力。

隱私聲明:因課程內容牽涉智慧財產權及病患隱私,雲端平台上的教學影片禁止轉錄或另作開放性授課觀賞等用途,課堂中將有攝影師進行活動記錄。

聯絡資訊:
周小姐
連絡電話:02-28264400-3459
FAX: 02-28267431

課程原價:12500 / 每人
早鳥價格:10500 / 每人 (2018320()前完成報名)
匯款帳號:
戶名:財團法人新生命基金會
銀行代號:國泰世華銀行 013
帳號:012-03-502485-7

匯款完成請填報名表,我們會在收到您的報名資訊後寄發確認信至您的電子郵件信箱

想一起報名4/22 經典課程系列一二



想看看菁英工作坊全系列優質課程: 課程總覽

2018年2月15日 星期四

如果沒有出發,我們就不會相遇



課程主持人 黃心怡 物理治療長
  
在我剛從大學畢業的時候,我最大的興趣在兒童的動作治療而不是心肺物理治療,我幻想想像著自己是孩子王,可以陪伴著這些特殊兒童的成長,後來自己當了媽才知道當時真是誤會一場XD,當年我的臨床啟蒙老師倒是看清了我的某些特質,硬是幫我安排了半天到心臟科病房工作,我的高抗壓性、清晰的邏輯思考能力,對於心臟科病人總是錯綜複雜的病況、講求時效的治療場域正是如魚得水。

我從心臟外科最尋常的冠狀動脈繞道或瓣膜置換手術後病人開始學起,這類病人的心臟疾病算是獲得最完全的處理,治療的目標也最明確;然後在我逐漸成熟時,老師開始將合併大血管手術、洗腎這類複雜的病人交給我,因為我累積更多的臨床知識,病患的照護也越來越成熟。後來一些因緣際會,啟蒙老師離開醫院,我轉編制到心臟醫學中心,當時心臟科對於心臟復健門診治療的建置需求若渴,於是這個重擔便落在我身上,從零開始學習運動肺功能檢查、運動處方,這輩子大概除了大學聯考前,沒這麼認真學習過 (!我實習都在打混XD)。又過了幾年,急性心肌梗塞、心衰竭病人的病人照護需求逐漸被心臟科重視,這一次腳步大致已經站穩,我們只是把觸角延伸得更廣。

這些年來不管是新進的物理治療師或是實習生,大抵上也是延續這樣的養成過程,除了因為越到後面越需要精準的評估、成熟的治療策略之外,另一方面,也代表過去心臟復健業務推進的歷程。

但是,隨著介入性心導管的進步以及高齡重症病人的增加,臨床物理治療的工作也持續受到挑戰。經導管主動脈置換(TAVR)術後病患,手術過程不長,病人術前嚴重的心衰竭,卻讓術後照護難度大幅增高;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原本該是棘手的重症,因處置得宜而恢復良好;心臟問題不大,卻因為高齡肌少症動作功能嚴重喪失的病人。這些個案顛覆了過去治療師介入難易度的排序,也一再刺激我重新思考心肺物理治療師,或者說,重症醫療的治療師,需要具備的能力。

心肺物理治療師應該要具備哪些能力呢? 我一直思忖著這個問題,並且強迫邀請臨床教師共同反思現存的教學訓練計畫,我們發現,應該要跳脫傳統以疾病種類或醫療院所類型分類,改以治療師在做臨床決策時,需求能力的複雜度演進。對臨床教師來說,要改變舊有的思維並不容易,更何況是挑戰自己一路走來的養成教育,在一次又一次的討論思辯之後,最後促成了這次的改版。


如果當初我沒有出發,就不會遇見這十幾年生命的蛻變。這次,我想邀請更多勇敢的腳步跟我們一起,未來你將會慶幸現在出發的勇氣。


一起出發吧!看看最優質的課程規劃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你是願意學習? 還是你「已經」準備好了?


振興醫院心臟重建中心  黃心怡 治療長 

大約是一年前,我開始參與了心衰竭急性後期照護(PAC)的規劃與設計。
急性後期照護以腦中風及骨折最早開始試辦,也最為大家所熟知,另外,隨著各界逐漸重視老人醫學,衰弱高齡PAC也算是水到渠成。但是,衛生署擴大舉辦PAC卻選擇心衰竭作為重點之一,著實讓心臟醫學會及各學會措手不及、手忙腳亂。除了因為在台灣心臟復健的風氣還不算完全普及,冠狀動脈認證各院還做的哩哩落落之外,一下子跳到高階的心衰竭照護,真的也是夠嗆的了。

幾次與心臟醫學會理事長對話,我一直著眼在臨床路徑不夠順暢,並時不時慫恿心臟內科直接會診,而理事長一直憂心的是承接醫院不夠完善,但我們一致達成的共識,就是團隊成員的準備還不夠,人力訓練必須盡快完成!

你說,辦場培訓課程不是很容易嗎? 訂幾個題目,找講師認領,最好是現在
在放暑假的學校老師,手上應該已經有很多現成的期刊資料,接下來,喬好各講師的時間,前兩周開始收講義,當天開課確定場地檔案點心,各個講師輪番上陣,然後就可以安全下庄了…,課程結束後我們知道了治療心衰竭病患要看病歷、看超音波等心臟科檢查報告,但是不知道怎麼看;我們知道要做心肺功能訓練、肌耐力訓練,但活生生的病人走進來的時候,卻開不出完整的治療處方。

這樣的再教育課程大家一定不陌生,姑且不論放棄美好周末時光刷卡換學分這交易的CP值是不是夠高;當你用珍貴的精力心力學習,難道不該用最優質的課程回應?

過去幾次我們辦的課程,課程的主題跟走向我通常用3-6個月構思;講師的授課技巧我會親自認證,確定具備將複雜知識簡單說出的能力;然後備課會議從上課日五個月前開始,備課會議上各講師會共同檢視課程內容,避免重複、檢查漏失掉的缺口、並確認學習順序是否合理,我們不間斷地設想學習者在哪個環節可能卡關,從哪個角度切入說明最可以迅速吸收,最後再輔以從大量資料庫中挑選的典型個案,讓學習者具體建構臨床確實可用的治療方案。

心衰竭PAC已在今年上路,短時間內你可能就會接到心臟科會診的病人,或者,下一個你去面試的工作,就是要找主力發展心衰竭的治療師,你會告訴你的長官,說你願意學習,還是你已經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