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你是願意學習? 還是你「已經」準備好了?


振興醫院心臟重建中心  黃心怡 治療長 

大約是一年前,我開始參與了心衰竭急性後期照護(PAC)的規劃與設計。
急性後期照護以腦中風及骨折最早開始試辦,也最為大家所熟知,另外,隨著各界逐漸重視老人醫學,衰弱高齡PAC也算是水到渠成。但是,衛生署擴大舉辦PAC卻選擇心衰竭作為重點之一,著實讓心臟醫學會及各學會措手不及、手忙腳亂。除了因為在台灣心臟復健的風氣還不算完全普及,冠狀動脈認證各院還做的哩哩落落之外,一下子跳到高階的心衰竭照護,真的也是夠嗆的了。

幾次與心臟醫學會理事長對話,我一直著眼在臨床路徑不夠順暢,並時不時慫恿心臟內科直接會診,而理事長一直憂心的是承接醫院不夠完善,但我們一致達成的共識,就是團隊成員的準備還不夠,人力訓練必須盡快完成!

你說,辦場培訓課程不是很容易嗎? 訂幾個題目,找講師認領,最好是現在
在放暑假的學校老師,手上應該已經有很多現成的期刊資料,接下來,喬好各講師的時間,前兩周開始收講義,當天開課確定場地檔案點心,各個講師輪番上陣,然後就可以安全下庄了…,課程結束後我們知道了治療心衰竭病患要看病歷、看超音波等心臟科檢查報告,但是不知道怎麼看;我們知道要做心肺功能訓練、肌耐力訓練,但活生生的病人走進來的時候,卻開不出完整的治療處方。

這樣的再教育課程大家一定不陌生,姑且不論放棄美好周末時光刷卡換學分這交易的CP值是不是夠高;當你用珍貴的精力心力學習,難道不該用最優質的課程回應?

過去幾次我們辦的課程,課程的主題跟走向我通常用3-6個月構思;講師的授課技巧我會親自認證,確定具備將複雜知識簡單說出的能力;然後備課會議從上課日五個月前開始,備課會議上各講師會共同檢視課程內容,避免重複、檢查漏失掉的缺口、並確認學習順序是否合理,我們不間斷地設想學習者在哪個環節可能卡關,從哪個角度切入說明最可以迅速吸收,最後再輔以從大量資料庫中挑選的典型個案,讓學習者具體建構臨床確實可用的治療方案。

心衰竭PAC已在今年上路,短時間內你可能就會接到心臟科會診的病人,或者,下一個你去面試的工作,就是要找主力發展心衰竭的治療師,你會告訴你的長官,說你願意學習,還是你已經準備好了?


2017年8月12日 星期六

[經典課程] 課程回顧






重症之後的病人,治療師將肩負重任

重症之後的病人,就像是做了一場長長的夢,夢醒了,卻發現失去了對人生的主導權。

    隨著醫療進步,一線醫療團隊從死神手中搶救回來的生命逐漸增加,他們一路走來的病史往往不忍卒睹,而在急性醫療的現場、在重症急性期之後,病人對物理治療的需求若渴,當他好不容易死裡逃生,治療師們,你是不是能夠負起重任,拉病人一把?

    五十歲男性,在某一個尋常的夜裡,劇烈胸痛送到急診,診斷是急性胸主動脈剝離。這個病,一半的病人活不過48小時,而他,是比較幸運的那一半,緊急手術之後,救回了一命,但人生從此風雲變色,在加護病房中,除了陌生的環境、張牙舞爪的管線,他還發現自己站不起來。

    主動脈剝離時常併發脊髓缺血,導致下肢無力,這病人缺血時間夠短,下肢肌力還保留了八成、關節角度尚能維持,但是術後治療師都介入五天了,病人為何還是不能站?病人、家屬、主治醫師心急如焚,只好兩個護理師一人一邊,像稻草人一樣把他架起來站

    八十三歲阿婆,就跟我們身邊的很多長輩一樣,不愛出門、活動範圍已經限縮到房間到客廳的距離,因為嚴重主動脈瓣狹窄,近一年來經常喘,家人不忍老人家生活品質這麼差,於是決定去醫學中心治療。他們說,這麼老了經不起開刀折騰,可以改用新式經導管手術,手術時間短、對病人的衝擊也不這麼大。

    後來手術果然成功了,主動脈瓣恢復正常功能,心臟再度負起應有的幫浦功能,但病人術後才短短幾天的住院休養,卻讓他幾乎完全失去控制肢體的能力,這一住,就是四個月。四個月後,她轉院到我們面前,醫療團隊相信,主要疾病治好了,交給治療師應該可以至少回到手術前的活動狀態,甚至可以賦予更高的期待

     在治療師的養成訓練中,我們通常將這一群病人歸類在神經疾患的學分,或是,更簡化一些,覺得他們只是單純肌肉無力的一群,但事實上,在這群病人身上,PNF不總是管用,光做抬屁股也幫不了什麼忙。

    我們也一直以為治療師在這部分的訓練應該算是比較紮實,卻一再發現,很多治療師對這群病人簡直束手無策!教科書上的文字、教室裡的知識,與活生生的個案有著一道深廣的鴻溝,面對這道鴻溝,你選擇奮力一搏、不成功便成仁,或是,讓我們告訴你如何搭橋?
   

    我們重視你付出的時間;也堅持  學習,就要跟最好的學!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課程心得]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了

林郁珊物理治療師 (授課內容:運動肺功能檢查)


學習的動機,在於需求。

在課程開始前,我想過一個問題:誰會想要花兩個整天、一個寶貴的周末,放棄陪伴家人、取消朋友約很久的聚會,前一天還在醫院累得跟狗一樣(可能比狗還累),還是堅持要來上課?

在課程第一天我就知道答案了。從學員們充滿好奇的眼神,滿滿的手寫筆記與筆電密密麻麻地敲打鍵盤聲音中,我知道,學員們都是為了"需要"而來,連台灣中央山脈上的小學生都能靠著翻轉教室突破學習的障礙,台灣最自豪的醫療領域卻仍然很難取得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要學習,靠自己,沒有人有時間有力氣有心思教。

沒有人天生就會。

在學期間,我非常恐懼各種徒手操作治療,因為總是聽說某某同學超有手感,怎麼做怎麼順手。但是我就是很笨手笨腳,做個PNF也做到手打結XD,同學們學得越快樂,我越是感覺到無盡的沮喪跟挫折。雖然到執業後,要求自己持續進修並且有良師益友們(超多人,請恕我無法一一致謝,但真的由衷感謝!!)的共同學習成長,我不再害怕徒手治療,當時學習的挫折還是記憶猶新阿~

振興醫院心臟重建中心的講師們這次準備的課程,十年磨一劍,就是要讓學員知道,沒有人天生就會。

學習的過程有Mentors就好像過河有搭橋一樣,有沒有人陪你走過那段,都能上岸,但是一個上岸動作優雅妝容完整,待會直接去約會;一個要先下水,踩過濕滑的石子,躲過湍急的水流,跌一跤,上岸的時候心裡想著這趟真是太痛苦了,希望永遠都不要再需要過河了。

運動測試是每個心肺物理治療師的事。

我把自己學習運動測試的過程中,最艱難最生澀難懂的步驟都消化過,把許多人給過的建議跟指導都吸收,變成一堂沒那麼難懂的課。氧氣跟二氧化碳進進出出的過程很迷人,但是很難讓人理解,願意學的人總是要先突破那些奇奇怪怪的生理參數,搞懂VD/VT代表甚麼意思之後,魂就先去了一半,誰還有力氣再深究下去呢。

但是,但是就是運動測試的價值,讓我堅持下去,堅持要了解每個在我手上的病人到底在心肺運動的過程中,哪裡出了問題?

唯有得到解答,不再依靠那一張只有PeakVO2的文字報告,臨床治療師才能夠打中治療的要害,給予每個病人最適切的個人化運動處方,這才是我要求自己達到的價值。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事了。

每個學員都經過課前的準備與兩個整天紮實的課程,回到各自的工作環境,可能還是會遇到狗都沒有我累的疲憊,可能還是會遇到充滿衝突的價值觀。

但,各位都是心肺復健的專家,相信在工作坊不只在學理知識上有收穫,在創新與突破現有醫療環境的限制上也能推動大家一把。回到台灣北中南,回到港澳,我們一起為醫療體制努力加油!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心臟醫學中心 林郁珊物理治療師